|
7天鱼塘变“平地” !这项工艺可以“变废为宝”“路基承载力:150千帕(标准:100千帕),渗水系数10的负5次方……符合淤泥固化路基标准。”3月17日上午,在226省道玉环城区连接线工程河塘路段,经过专家组一行的现场勘验,淤泥原位固化修复新工艺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这项新工艺走在浙江省前列。 据了解,淤泥原位固化修复工艺是指通过将特殊配比的土壤固化剂注入软土,使软土下的淤泥原地快速脱水并凝固,形成复合稳定基层,从而达到淤泥原位固化修复的效果,既环保又降本提效。 在现场,记者看到,施工路段正在进行双幅作业:一边是刚刚完工的崭新路基,表面平整且坚硬;另一边,一台挖掘机正对软基进行“松土”,另一台挖掘机则通过操控强力搅拌头,将固化剂注入软基下的淤泥。 “这片原先都是鱼塘,我们将鱼塘里的水抽干之后,再经过原位固化修复工艺,现在已经达到硬化标准,造价省下3000多万元。” 就用料方面而言,按照原先的工艺,软基要用砂砾石进行回填,现在利用海涂围垦的淤泥直接原位固化,突破材料限制,减少了矿产资源的使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大工程”,在用工、用时方面也非常省。“一天我们一个班组3个人就能完成3000立方米,即便小雨也能照常施工,7天后路基就可以正常走路。”张亨旭说,按照传统工艺起码要6至8个月的沉降期,然后再进行回填,耗时起码10个月至一年。 目前,该工艺不仅在S226省道玉环城区连接线施工项目中进行试点,同时在玉环干江滨港工业城道路施工和下水管廊固化支护工程项目、南湾智谷·玉环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一级公路玉环市东海大道道路施工项目,以及头门港产业园区路基施工项目、天津东疆东部海岸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生态修复工程等省内外重点工程中实际应用,且成效明显。 专家们表示,淤泥原位固化修复工艺是路基施工领域的一次技术创新,尤其现在国家提倡“无固废”城市理念,这项新工艺在绿色、环保方面,体现了资源可再生利用理念,在浙东南地区具有极大推广意义。 “原先,淤泥废土要运到集中点进行统一焚烧、填埋,还有软基处理加固也要花很大成本。现在,通过原位固化技术,将废土作为路基填料,可以说是‘变废为宝’,达到环保的目的。”台州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张里奇说道。 据悉,该工艺还可广泛应用于新建(改建)公路、机场、隧道、桥梁、重型工厂工程的基层建设,在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王敬 徐恒 |